首页 > 诗文 > 朱敦儒的诗 > 朝中措·先生筇杖是生涯

朝中措·先生筇杖是生涯


[宋代]:朱敦儒

先生筇杖是生涯,挑月更担花。把住都无憎爱,放行总是烟霞。

飘然携去,旗亭问酒,萧寺寻茶。恰似黄鹂无定,不知飞到谁家?

朝中措·先生筇杖是生涯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我每日里携杖云游四海为家,秋夜赏月,春日品花。逢人见事不再起憎爱之心,把自己的身心都交付大自然的山水云霞。

飘飘然来去随心所欲,有时到酒肆里打酒,有时到萧寺里讨茶。我就像一只黄鹂栖飞不定,不知道明天又落到了谁家。

注释

先生:作者的自称。 筇(qióng)杖:即竹杖。

把住:控制住。

放行:出行。

旗亭:代指酒楼。

萧寺:佛寺。

朝中措·先生筇杖是生涯创作背景

  靖康之难以前,朱敦儒寄情山水,放浪林泉,过着悠闲自得的隐逸生活。他早年乐于游山玩水、性喜饮酒吟诗的闲散生活以及傲视王侯,不肯摧眉折腰的疏狂性格,因此作下此词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夏于全主编.中国历代诗歌经典 唐诗·宋词·元曲 宋词卷 (下卷) (绣像版):内蒙古人民出版社,2002年07月第1版:第195页

朝中措·先生筇杖是生涯鉴赏

  这首词是朱敦儒的晚年之作,全词表现了一种出尘旷达的悠闲境界。

  “先生筇杖是生涯”,开头一语是全词意蕴的形象的总概括,“筇杖”,乃竹杖;“先生”,乃自谓。词人把自己的晚年生活以“筇杖生涯”进行涵盖,就表明他已无心于世事,完全寄情于自然山水之间。“挑月更担花”写出了山野风情之美与身在山野的惬意。以竹筇挑月、担花既能令人想见他在花前月下悠然自得的神态,也可体味出词人吟风弄月的情趣。“把住都无憎爱,放行总是烟霞”二句仍是承“筇杖”的意象进行生发,前句以“把住”筇杖作为眼前社会现实的象征,词人看透了世事的云翻雨覆,对它们‘已无所谓爱憎可言,后句把倚杖而行作为他对生活的向往,他所行之处烟霞缭绕,不啻是他理想生涯的寄托。词人在“筇杖”这一意象上该凝聚很多思想情感,寄寓了十分丰富的意蕴。

  下阕仍承“竹筇”的意象进行放逸之情的抒发。“飘然携去”之句就是写他倚杖而行的处处踪迹,他携着它(筇杖)到“旗亭问酒”,到“萧寺寻茶”,一“寻”一“问”暗示词人生计的清寒,神情潇洒落拓。结尾二句尤为妙笔,词人比喻自己是一只飞止无定的黄鹂,性之所至不知会飞到谁家,朱教懦晚年犹如此风趣诙谐,以活泼小巧的黄鹂自喻,表现作者有一颗天真的赤子之心

朱敦儒简介

唐代·朱敦儒的简介

朱敦儒

朱敦儒 (1081-1159),字希真,洛阳人。历兵部郎中、临安府通判、秘书郎、都官员外郎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,致仕,居嘉禾。绍兴二十九年(1159)卒。有词三卷,名《樵歌》。朱敦儒获得“词俊”之名,与“诗俊”陈与义等并称为“洛中八俊” (楼钥《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》)

...〔 ► 朱敦儒的诗(273篇)

猜你喜欢

游焦山后江行三十里收瓜州口月夜过金山作

清代瑞元

船从京口渡,水向海门流。岛屿一篝火,芙蓉三面楼。

潮随明月上,山入大江浮。回首髫龄事,金焦同日游。

洋河曲

明代叶元玉

西风吹洋河,北风吹洋河,风水相激如鸣珂。少年巳有四方志,今日果向穷边过。

我有千里骥,可以空骆驼。我有双龙剑,当为斩鼋鼍。

水龙吟

两汉佚名

洞天景色常春,嫩红浅白开轻萼。琼筵镇起,金炉烟重,香凝锦幄。

窈窕神仙,妙呈歌舞,攀花相约。彩云月转,朱丝网徐在,语笑抛球乐。

如梦令·月似二年前好

元代张翥

月似二年前好。人比二年前老。今夕又鲸川,但欠酒杯倾倒。闻道。闻道。三径渐荒秋草。

送慧上人之九顿岭 其七 赠刘元善

刘崧

故人东去维扬日,学士亲题送别诗。一代风流嗟已矣,十年漂泊更何之。

久传大府承簪笔,犹滞沧江理钓丝。寂寞旧游临汝曲,秋风雕鹗起遐思。

题善山院

宋代许安仁

瓦炉柏子袅残烟,午梦醒时一畅然。不悟功名负终老,荒山饥走又三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