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灯的成语

有关灯的成语

有关灯的成语共收录52个

成语 解释 出处
灯蛾扑火比喻自己找死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7回:“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,倒来戏弄老娘!正是灯蛾扑火,惹焰烧身。”
万家灯火千家万户的灯光。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。唐 白居易《江楼夕望招客》:“灯火万家城四畔,星河一道水中央。”
黑灯瞎火形容黑暗没有灯光。端木蕻良《科尔沁旗草原》:“呵,你这个时候,走什么,黑灯瞎火的。”
影不离灯影子离不开灯光。没有灯光就看不到影子。比喻两者联系紧密。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43回:“这老张婆子影不离灯的一般,又不是外头宽快去外,支了他那里去?”
只准州官放火,不准百姓点灯州官:一州的长官。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。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12章:“可是只准州官放火,不准百姓点灯,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。”
青灯黄卷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。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。元·叶颙《书舍寒灯》诗:“青灯黄卷伴更长,花落银釭午夜香。”
元·关汉卿《拜月亭》第四折:“你既爱青灯黄卷,却不要随机而变。”
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。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五卷:“田登作郡,自讳其名,触者必怒,吏卒多被榜笞。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。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,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:‘本州依例放火三日。’”
灯红酒绿灯光与酒色;红绿相映。形容娇奢淫逸的生活;也形容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。也作“酒绿灯红”。徐迟《牡丹》五:“灯红酒绿、珠光宝气的社会,只能使她感到窒息。”
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
只准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州官:一州的长官。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5回:“不料我们大老爷先护在里头,连问也不叫我问一声儿,可见他们官官相护,这才是‘只准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’,古人说的话是再不得错的。”
帷灯匣剑以帷罩灯,以匣藏剑。比喻真相难明,令人猜疑。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45回:“杯影蛇弓魔入幻,帷灯匣剑鬼生疑。”
黄卷青灯黄卷: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,因指书籍;青灯:油灯发青色的灯光,指油灯。灯光映照着书籍。形容深夜苦读,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。宋·陆游《剑南诗篇·客愁》:“苍颜白发人衰境,黄卷青灯空心。”
黑漆皮灯笼①涂以黑漆的灯笼。形容社会腐败黑暗。②形容懵然无知。明 陶宗仪《辍耕录 阑驾上书》:“赃吏贪婪而不问,良民涂炭而罔知。闾阎失望,田里寒心,乃歌曰:九重丹诏颁恩至,万两黄金奉使回……又歌曰:官吏黑漆皮灯笼,奉使来时添一重。”
红灯绿酒指欢乐的生活。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。清·黄遵宪《邻妇叹》诗:“遥闻长官高堂上,红灯绿酒欢未足。”
黑漆皮灯不透光亮的灯。比喻不明事理。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五卷:“这萧颖士又非黑漆皮灯,泥塞竹管,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。”
打着灯笼没处找比喻很难得,不容易得到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你要再找我妹妹这么一个人儿,只怕走遍天下,打着灯笼没处找去。”
帷灯箧剑比喻真相难明,令人猜疑。同“帷灯匣剑”。清·新广东武生《黄萧养回头》:“如帷灯箧剑。如暮鼓晨钟,隐隐约约,莫非正喻相关,真正令我难解。”
走马灯比喻来往穿梭不停的事物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3回:“试看旋转烽烟里,真似元宵走马灯。”
省油灯比喻老实、不惹是生非的人。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17回:“你想收别人的礼物万不能!倚仗上司欺属下,罗锅子真是省油灯?”
灯火辉煌灯火灿烂;形容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。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:“理宗皇帝游苑,登凤凰山,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,一片光明。”
灯火万家家家都点上灯。指天黑上灯的时候。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。唐 白居易《江楼夕望招客》:“灯火万家城四畔,星河一道水中央。”
油干灯草尽比喻很快就要死亡。邹韬奋《〈萍踪寄语初集〉弁言》:“中国有句俗语叫做‘油干灯草尽’,资本主义进展到了第三期,它的渐渐地崩溃,在目前‘油’虽还未‘干’,‘灯草’虽还未‘尽’,但这样下去,是朝着‘油干灯草尽’的路线走去,这是很显然的趋势。”
一灯如豆一盏灯只有豆粒大小的火苗。形容灯光昏暗。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》第一卷:“一灯如豆,罗帐低垂,弓影杯蛇,惊神未定。”
青灯古佛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。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一八回:“可怜绣户侯门女,独卧青灯古佛旁!”
暗室逢灯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,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。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十回:“天幸遇著相公,如暗室逢灯,绝渡逢舟,从此读书作文,俱可望有门径矣!”
人生如风灯人的生命短暂而微弱,像风前的灯随时都可能熄灭。《辽史·耶律和尚传》:“‘顾人生如风灯石火,不饮将何为。’晚年沉湎尤甚,人称为‘酒仙’云。”
绿酒红灯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。清 梁章钜《归田琐记 北东园日记诗》:“天伦乐事萃华堂,绿酒红灯夜未央。”
石火风灯见“石火风烛”。《万善同归集》卷五:“无常迅速,念念迁移,石火风灯,逝波残照,露华电影,不足为喻。”
打着灯笼没处寻比喻很难得,不容易得到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要错过了,打着灯笼没处寻!”
匣剑帷灯帷:帐幕。匣里的宝剑,帐里的明灯,剑气灯光,若隐若现。比喻事情无法掩藏,或故意露出消息引人注意。晋 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一卷:“高帝斩白蛇剑,剑上有七采珠、九华玉以为饰,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,剑在室中,光景犹照于外,与挺剑不殊。”
张灯结彩挂上灯笼;系上彩绸。形容喜庆的景象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9回:“告谕城内居民,尽张灯结彩,庆赏佳节。”
灯台不自照照:光线射到。比喻人难明自己的短处。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三折:“方信道人心未易知,灯台不自照。”
酒绿灯红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。清 李斗《扬州画舫录 小秦淮录》:“酒绿灯红绀碧花,江乡此会最高华。”
黑灯下火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。老舍《骆驼样子》十二:“你始终也没进去。黑灯下火的教鞭教我和太太瞎抓。”
瞎灯黑火灯不亮,火灭了。形容十分漆黑。《人民日报》1976.1.17:“村剧团就要开始演出了,散戏时瞎灯黑火不好走,那路还得加宽!”
吹灯拔蜡比喻垮台;散伙。杨朔《春子姑娘》:“鬼子也不长了,眼看就要吹灯拔蜡了。”
补阙灯檠阙:缺;灯檠:灯架。没有灯架,用人充作灯架。旧时讽刺男人惧内。宋 陶谷《清异传》:“冀州儒李大壮畏服小君,万一不遵号令,则叱令正坐,为绾匾髻,中安灯碗燃灯火,大壮屏气定体,如枯木土偶,人诨目之曰补阙灯檠。”
油干灯尽见“油干灯草尽”。《荡寇志》第四四回:“孔厚道:‘嫂嫂揣理,小生并非不出力,只我不是神仙,那有灵芝仙药,所用不过树皮草根,油干灯尽,大命已终,如何救得。’”
篝灯呵冻置灯于笼中,并以口气嘘物取暖。比喻写作之勤奋。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》:“因为简择数条,附此录之末,以不没其篝灯呵冻之劳。”
水晶灯笼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。宋 范镇《东斋记事补遗》:“刘随待制为成都通判,严明通达,人谓之水晶灯笼。”
瞎灯灭火灯不亮,火灭了。形容夜十分漆黑。《捻军歌谣·听老毛子啦清兵》:“阴天涝雨刮大风,瞎灯灭火屋子空,闺女媳妇牛棚坐,专听老毛子啦清兵。”
张灯挂彩张:挂上;灯:灯笼;彩:彩带。挂上灯笼,系上彩绸。形容节日或喜庆的景象。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0回:“老两口坐在张灯挂彩棚下,吃一杯乡党庆寿酒。”
张灯结采见“张灯结彩”。
古寺青灯青灯: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。形容修行者的孤独寂寞的生活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4回:“一个立志修行的何玉凤,要向古寺青灯寻活计。”
萤灯雪屋指勤学苦读。同“萤窗雪案”。宋 叶適《石洞书院记》:“游之兴废,家之盛衰占焉;学之兴废,人之盛衰占焉。学不待地也,萤灯雪屋,苟取尺寸,而圣贤之业可成矣。”
雪案萤灯同“雪窗萤几”。元·鲜于必仁《折桂令·书》:“送朝昏雪案萤灯,三绝韦编。”
悬灯结彩悬:挂;彩:彩球,彩带。挂着灯笼,系着彩球。形容节日、喜庆的景象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一回:“两府中倶悬灯结彩,屏开鸾凤,褥设芙蓉;笙箫鼓乐之音,通衢越巷。”
挑灯拨火搬弄是非。
灯尽油干灯光尽灭,灯油耗干。比喻人的精力或财力都消耗一空。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24回:“初然发嗽,嗽久成哑,渐渐如灯尽油干一般,寂然隐了。”
乌灯黑火指晚上没灯没火,形容很暗。
灯烛辉煌辉煌:光辉耀眼。形容灯光烛火通明,光辉耀眼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七回:“军士引阚泽至,只见帐上灯烛辉煌,曹操凭几危坐。”
挂灯结彩悬挂红灯,系结彩绸。表示喜庆。《荡寇志》第一一六回:“到了那日,鼓乐喧天,挂灯结彩,说不尽那绵绣荣华,一段富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