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志的成语

有关志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志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
成语 解释 出处
矢志不渝表示永远不变心。《晋书 谢安传》:“安虽受朝寄,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,每形于言色。”
小人得志小人: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。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为谢晦檄京邑》:“若使小人得志,君子道消。”
胸无大志心里没有远大志向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36章:“至于回、革等人,实系凡庸之辈,胸无大志,三年来观望风色,动摇不前。”
离经辨志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《礼记·学记》:“一年视离经辨志,三年视敬业乐群,五年视博习亲师,七年视论学取友,谓之小成。”
志满意得志向实现,心满意足。宋 陆九渊《与刘伯协书》:“当无道时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满,君子阨穷祸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锯、投荒裔。”
气充志骄谓心满意得,骄傲自大。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遂合诸侯于嘉陵,气充志骄,淫侈无度。”
遗形藏志超脱形骸,舍弃心性,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
志在千里形容志向远大。三国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
快心满志见“快心遂意”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只图一时快心满志,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。”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?”
雄心壮志伟大的理想;宏伟的志愿。宋 欧阳修《苏才翁挽诗二首》:“柳岸抚柩送归船,雄心壮志两峥嵘,谁谓中年志不成。”
燕雀安知鸿鹄志鸿鹄:天鹅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
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先秦 荀况《荀子 性恶》:“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,专心一志,思索熟察,加日县久,积善而不息,则通于神明,参于天地矣。”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汉 刘安《淮南子 主术训》:“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,非宁静无以致远,非宽大无以兼覆。”
凌云之志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往时武帝好神仙,相如上《大人赋》欲以风帝,反缥缥有陵(凌)云之志。”
心小志大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凡人之论,心欲小而志欲大,智欲圆而行欲方,能欲多而事欲鲜。”
有志竟成竟:终于。只要有决心,有毅力,事情终究会成功。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:“将军前在南阳,建此大策,常以为落落难合,有志者事竟成也。”
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三回:“众怪上前道:‘大王,怎么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 ?'”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你两个闭了鸟嘴!长别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”
专心致志心里很专一;注意力集中。致:极尽;志:心意;志趣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今夫弈之为数,小数也,不专心致志,则不得也。”
兵无斗志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回:“且说曼伯杀入左军,陈兵原无斗志,即时奔散,反将周兵冲动。”
傲睨得志傲睨:傲慢地斜眼看。得志:愿望实现。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0回:“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,傲睨得志,每日饮宴,无事少出,国政皆在相府商议。”
志大才短志:抱负。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够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识鉴》:“伯仁为人,志大而才短。”
斗志昂扬斗:泛指做事;昂扬:情绪高涨。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。毛泽东《介绍一个合作社》:“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,斗志昂扬,意气风发。”
人穷志短穷:困厄;短:短小。人的处境困厄,志向也就小了。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一回:“所谓人穷志短,我那里敢和他较量,只索避了。”
猛志常在比喻雄心壮志,至死不变。晋·陶潜《读山海经》诗:“刑天舞于戚,猛志固常在。”
才疏志大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识鉴》:“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,名重而识暗。”
安心定志指安下心来。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回:“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,外赐御酒二瓶,金花十朵,着他安心定志,再勿胡为。”
壮志凌云宏伟的志向直上云宵(凌:升上)。形容志向十分远大。汉 班固《汉书 扬雄传》:“往时武帝好神仙,相如上《大人赋》,欲以风,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。”
蹈厉之志蹈厉:踏地猛烈。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。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。明·刘基《齐侯袭莒》:“发扬蹈厉之志,以成从简尚功之俗。”
降志辱身降:压抑;减损。压抑自己的意志;降低自己的身份;多指违心地混迹于世俗或委曲求全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柳下惠,少连,降志辱身矣。”
比物此志比物:比类,比喻;志:心意。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、表达自己的心意。东汉 贾谊《新书 阶级》:“故曰‘圣人有金城’者,比物此志也。”王先谦补注:“物,类也。志,意也。言臣如效死取义,则为国家不拔之基,圣人有‘金城’之语,正比类此意也。”
人各有志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志向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管宁传》:“太祖曰:'人各有志,出处异趣。'”
隐居求志隐居不仕,以实现自己的志愿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”
志士仁人志向宏伟、道德高尚的人。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士。(仁:仁爱;高尚)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玩物丧志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。《尚书 旅獒》:“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”
澹泊明志,宁静致远澹泊:不追求名利;宁静:心情平静沉着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专心致志,才可有所作为。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志存高远指立志很高远,有雄心壮志。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三卷第九回:“皇上年纪虽小,但志存高远,可以料定他长大之后,必然是一位英明君主。”
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故说《诗》者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;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。”
胸怀大志怀:怀藏。胸有远大志向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一回:“夫英雄者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者也。”
矢志不移发誓立志;决不改变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仇大娘》:“仲叔尚廉利其嫁,屡劝驾,邵氏矢志不摇。”
心虔志诚虔:恭敬。心意恭敬、诚恳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九十九回:“委实心虔志诚,料不能逃菩萨洞察。”
风云之志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。北周·庚信《周兖州剌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》:“始游庠塾,不无儒者之荣;或见兵书,遂有风云之志。”
淡泊明志淡泊:生活俭朴;不追求名利;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。三国 蜀 诸葛亮《诫子书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养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失张失志形容举动慌乱,心神不定。《清平山堂话本 简贴和尚》:“那婆子听得叫,失张失志,出去迎接来叫的官人。”
踌躇满志踌躇:从容自得的样子;满:满足;志:心意。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。多指对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。庄周《庄子 养生主》:“提刀而立,为之四顾,为之踌躇满志。”
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,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。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。西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三卷:“育群物而不倦,有似仁人志士,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。”
志气凌云凌云:直上云霄。志气直上云霄,形容志向高远、意气豪壮。元·无名氏《飞刀对箭》第四折:“我如今状貌堂堂,威风赳赳,志气凌云。”
志大才疏志:抱负;疏:粗疏;薄弱。志向远大;才能不足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孔融传》:“融负其高气,志在靖难,而才疏意广,迄无成功。”
鸿鹄之志鸿鹄:天鹅。天鹅所有的志向。比喻远大志向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陈涉世家》:“嗟乎!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
有志不在年高年高:岁数大。有志不在乎年纪大。指人贵在有志;不能凭年龄来衡量。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23回:“樵子抚掌大笑不止,对子牙点头叹曰:'有志不在年高,无谋空言百岁!'”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骥:骏马,千里马;枥:马槽。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,仍有雄心壮志。三国·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
志同道合形容彼此志向相同;信仰、志趣一致。志:志向;道:道路;信仰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》:“及其见举于汤武、周文,诚道合志同,玄漠神通。”
赍志而殁赍:怀抱着,带着;殁:死。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。南朝 梁 江淹《恨赋》:“赍志没地,长怀无已。”
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坚决,不可动摇。《南史·沈约传》:“执不拔之志,高卧东南。”
宏图大志宏伟的计划,远大的志向。
有志者事竟成者:人;竟:终于;成:成功。有志气的人;最后一定成功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耿渰传》:“将军前在南阳,建此大策,常以为落落难合,有志者事竟成也。”
壮志未酬壮志:宏大的志愿;酬:实现。宏伟的志愿未能实现。唐 李频《春日思归》:“壮志未酬三尺剑,故乡空隔万重山。”
众志成城众人统一的意志;形成坚固的城墙。比喻团结一致;力量无比强 大。城;城墙。《国语 周语下》:“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”
志在四方志:志向;四方:各处天下。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。元 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第三折:“立忠信男儿志四方,居王佐丹房定八方,抚万姓,定边疆。”
逊志时敏谦虚好学,时刻策励自己。《尚书·说命下》:“惟学逊志,务时敏,厥修乃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