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景的成语

有关景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景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
成语 解释 出处
顾景惭形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三国·魏·曹植《封二子为公谢恩章》:“天时运幸,得生贵门。遇以亲戚,少荷光宠。窃位列侯,荣曜当世。顾景惭形,流汗反侧。”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
触景生情触:接触;情:感情。接触眼前景物而激起情绪波动。也作“见景生情”。清 赵翼《殴北诗话 白香山诗》:“坦易者多触景生情,因事起意,眼前景、口头语,自能沁人心脾,耐人咀嚼。”
云合景从如云聚合,如影随形。比喻随从者之多。汉 贾谊《过秦论》: “天下云集响应,赢粮而景从。”
春和景明春光和煦,风景鲜明艳丽。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至若春和景明,波澜不惊,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。”
见景生情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种联想或感慨,也指随机应变。元 宫天挺《七里滩》第四折:“俺那里水似蓝山如黛,不由我见景生情,睹物伤怀。”
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。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,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。宋 晏殊《煮茶》诗:“未向人间杀风景,更持醪醑醉花前。”
抚景伤情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。元·郑德辉《王粲登楼》第三折:“登高望远,人人怀故国之悲抚景伤情,处处洒穷途之泣。”
即景生情指由眼前景象触发某种情绪、感想。明 郎瑛《七修续稿 诗文 碧沚诗》:“此诗流丽畅逸,而第七句关锁处,即景生情,警拔深契。”
寓情于景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。《山水田园诗传·前言》:“进入写景入情、寓情于景的艺术境界方面,做出了新的贡献。”
好景不长景:景况;光景;长:长久。好的境遇不长。浩然《艳阳天》第六章:“可惜好景不长。”
桑榆晚景桑榆;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。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,指傍晚。比喻垂老之年。宋·苏轼《罢登州谢杜宿州启》:“桑榆晚景,忽蒙收录之恩。”
好景不常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。多用于对世事变迁的感叹。宋·晁补之《梁州令叠韵》:“好景难常在,过眼韶华如箭。”
残年暮景指人到了晚年。清 无名氏《说唐》第十回:“秦母见叔宝又要出门,眼中流泪道:“我儿,我残年暮景,喜的是相逢,怕的是别离。””
暮景桑榆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,一派黄昏景象。比喻晚年的时光。桑榆,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。三国 魏 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诗:“年在桑榆间,影响不能追。”南朝 梁 萧统《文选 刘铄〈拟古二首〉》:“愿垂薄暮景,照妾桑榆时。”
良辰美景良:美好;辰:时辰;时光。良好的时刻;美好的景色。南朝 宋 谢灵运《拟魏太子<邺中集>诗》序:“天下良辰、美景、赏心、乐事,四者难并。”
云集景附见“云集景从”。汪东《正明夷〈法国革命史论〉》:“中国若革命必行蜂起之策,一省倡仪,各方响应,云集景附,势必大强于法。”
景入桑榆比喻垂老之年。
桑榆暮景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。指傍晚。比喻晚年的时光。元 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第一折:“教子读书志未酬,桑榆暮景且淹留。”
桑榆之景指晚年时光。唐·刘禹锡《谢分司东都表》:“虽迫桑榆之景,犹倾葵藿之心。”
响和景从见“响答影随”。明·张居正《光禄大夫柱国少傅……吕公墓志铭》:“稽古盛际,同寅协恭,百僚师之,以洽时雍,譬伯与仲,响和景从。”
景星庆云庆云:五色云,象征吉祥。比喻吉祥的征兆。明 方孝孺《御书赞》:“惟天不言,以象示人,锡羡垂光,景星庆云。”
万流景仰为各方面的人所敬仰。
煞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。比喻在欢快的场合使人扫兴。宋·楼钥《次韵沈使君怀浮同梅花》:“毋庸高牙煞风景,为著佳句增孤妍。”
云集景从如云聚合,如影随形。比喻声势浩大,响应迅速。语出汉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天下云集响应,赢粮而景从。”语出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天下云集响应,赢粮而景从。”
桑榆末景同“桑榆暮景”。清·顾炎武《与李霖瞻书》:“桑榆末景,或可回三舍之戈。”
应时对景应:适合;对:相合。适合当时的情景。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八回:“应时对景,我们各贺一杯,你再说飞觞吧。”
餐霞饮景餐食日霞,吞饮日光。指超尘脱俗,修炼成仙。南朝 梁 陶弘景《冥通记》卷一:“夫作道士,皆须知长生之要。尔既未能餐霞饮景,克己求真,徒在世上,无益于体。”
看景生情指见机行事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4回:“非是燕青敢说口,临机应变,看景生情,不倒的输与他那呆汉。”
灭景追风看不见影子,追得上风。形容马跑得极快。景,同“影”。《说郛》卷六四引唐·无名氏《灌畦暇语》:“今马之能走者,忌必随其余步哉?顾所以灭景追风者有不在,是故也。”
高山景行高山:比喻道德崇高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。《诗经 小雅 车舝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
蹑景追飞蹑:追踪。形容速度飞快。三国·魏·阮籍《赠秀才入军》:“风驰电逝,蹑景追飞。”
睹景伤情睹:看到。看到景物触发起伤感之情。明·汤显祖《还魂记·惊梦》:“今日杜丽娘有些饶幸也。偶到后花园中,百花开遍,睹景伤情,没兴而归。”
风景不殊指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。晋 王隐《晋书 王导传》:“风景不殊,举目有江河之异。”
景升豚犬景升,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字。表与其子琦琮皆碌碌无为。故世人用“景升豚犬”谦称自己的子女。清李渔《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枸》:“向忧伯道之忧,今且五其男,二其女,孕而未诞,诞而侍孕者,尚不一其人,虽尽属景升豚犬,然得此以慰桑榆,不忧穷民之无告矣!”
急景流年形容光阴易逝。宋·晏殊《殊玉词》:“急景流年都一瞬,往事前欢,未免萦方寸。”
良宵好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。同“良宵美景”。明 无名氏《认金梳》第三折:“我与你捧瑶殇酒满倾,今日个堪赏玩在公厅,休辜负良宵好景。”
触景伤情看到眼前景象而引起伤感之情。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5卷:“司户自此赴任襄阳,一路上鸟啼花落,触景伤情,只是想着盼奴。”
景公求雨祈求龙王降雨的迷信活动。比喻统治者体恤民情,顺应民意。春秋·齐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上》:“于是景公出野暴露。三日,天果大雨,民尽得种时。”
大煞风景煞:同“杀”;损伤;消减。大大损伤风景自然美。形容大大地损伤兴致。唐 李商隐《杂纂》:“其一曰杀风景,谓清泉濯足,花上晒禈,背山起楼,烧琴煮鹤,对花啜茶,松下喝道。”
良辰媚景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同“良辰美景”。元 侯克中《醉花阴》套曲:“你纵宝马,跳金鞍,玩玉京,迷恋着良辰媚景。”
事过景迁同“事过境迁”。马南邨《燕山夜话·“放下即实地”》:“到了事实完全弄清楚的时候,有些问题又事过景迁了,心里感到十分懊恼。”
良宵美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。亦作“良宵好景”。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胡全庵<黄亷儿>》:“从今永保无灾障,莫思量,良宵美景,不乐计非长。”
对景挂画比喻本身的举动恰恰和客观情形相应。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92回:“黄昏二字,虽是对景挂画,就只可惜是个俗语。”
吞符翕景谓道者吞符箓,服日霞。
游山玩景见“游山玩水”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虽也上过学,不过略识几个字,终日惟有斗鸡走马,游山玩景而已。”
追风摄景见“追风蹑景”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内篇序》:“假令奋翅则能凌厉玄霄,骋足则能追风蹑景。”
美景良辰良:美好;辰:时辰。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南朝 宋 谢灵运《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》:“天下良辰、美景、赏心、乐事,四者难并。”
景星凤皇传说太平之世才能风到景星和凤凰。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。唐韩愈《与少室李拾遗书》:“朝廷之士,引颈东望,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,争先睹之为快。”
急景凋年景:通“影”,光阴;凋:凋零。形容光阴迅速,一年将尽。也指年终的时候。南朝 宋 鲍照《舞鹤赋》:“于是穷阴杀节,急景凋年,凉沙振野,箕风动天。”
良时美景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同“良辰美景”。唐 杨炯《送并州旻上人诗序》:“良时美景,始云蒸而电激;临水登山,忽风流而雨散。”
暮景残光犹言夕阳残照。比喻年老体衰,临近死亡。宋·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第六卷:“窃以暮景残光,能余几日;酬恩报义,正在今时。”
触景伤怀见“触景伤情”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六:“夜来皓魄当空,澄波万里,上下一碧,灿若独自无聊,触景伤怀,遂尔口占一曲。”
景从云集景:同“影”。如影随形,如云聚集。形容很快聚集了许多追逐者。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98回:“且天下诸侯景从云集,随大王以伐无道,其爱戴之心,盖有自也。”
遁阴匿景隐藏形迹。晋·陆云《南征赋》:“遁阴匿景,静言勿哗。”
长绳系景指留住时光。《周书 萧大圜传》:“嗟乎!人生若浮云朝露,宁俟长绳系景,实不愿之。”
触景伤心见“触景伤情”。《吴歌甲集·茅舍萧萧傍竹篱》:“茅舍萧萧傍竹篱,西风惨淡雨霏霏,其时黄菊花初放,触景伤心最惨凄。”
追风蹑景形容速度极快。《抱朴子 内篇序》:“奋翅则能凌厉玄霄,骋足则能追风蹑景。”
触景生怀触:接触。看到眼前的景物而产生某种感情。明·杨慎《洞天玄记》第三折:“与人为主气中和,触景生怀变态多。”
情景交融内心的感情和客观的景物相互融合在一起。一般指文艺作品中对景物的描写与抒发作者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。宋 张炎《词源》:“离情当如此作,全在情景交炼,得言外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