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悬的成语

有关悬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悬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
成语 解释 出处
坐薪悬胆坐卧在柴草上,悬胆尝其味。比喻刻苦自励,奋发图强。《金史 术虎筠寿传》:“中都食尽,远弃庙社,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,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。”
悬而未决一直拖在那里,没有得到解决。孙中山《救国之急务》:“已将一切问题决定,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,悬而未决。”
倒悬之危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
悬崖勒马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勒:收住缰绳。元 郑德辉《智勇定齐》:“呀,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,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。”
悬石程书形容勤于政事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,上至以衡石量书,日夜有呈,不中呈,不得休息。”
倒悬之急倒悬:头向下、脚向上悬挂着。比喻极其艰难、危险的困境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世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”
谈若悬河犹言口若悬河。《司勘集》:“加以谈若悬河,识同藻鉴,车骑填门,履綦沓座,狎梵侣以玄深,结胜流而觞咏。”
心悬两地悬:牵挂。一心牵挂着两地地方的事情。清·唐芸洲《七剑十三侠》第103回:“怎奈此时是惊弓之鸟,又是心悬两地,记念着前山池大鬓,不知胜负如何。”
倒悬之苦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同“倒悬之急”。《元史 外夷传》:“群生愁叹,四民废业,贫者弃子以偷生,富者鬻产而应役,倒悬之苦,日甚一日。”
悬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。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23回:“又恐你在深山穷谷被虎狼所伤,使为娘的悬心吊胆,废寝忘食。”
倒悬之患倒悬:头向下、脚向上悬挂着。比喻极其艰难、危险的困境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全琮传》:“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。”
口若悬河若:像;悬河:瀑布;激流奔泻。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。形容口才好;能言善辩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
悬崖峭壁形容山势险峻。峭壁:陡直的山崖。唐 刘长卿《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》:“悬崖绝壁几千丈,绿萝袅袅不可攀。”
命若悬丝比喻生命垂危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6回:“吾今命若悬丝,专望救援。”
致仕悬车致仕:辞官;悬车:古代官员一般至七十岁告老引退,把车子悬挂起来不用。指告老辞官,退休家居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薛广德传》:“与丞相定国、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俱乞骸骨,皆赐安车驷马。东归沛……县其安车传子孙。”
匏瓜空悬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,应该出仕为官,有所作为。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。《论语 阳货》:“吾岂匏瓜也哉?焉能系而不食。”
挂印悬牌悬:挂。高挂官印、告牌(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)。指担任官职。元·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:“那其间日转千阶,喜笑迎腮,挂印悬牌。”
悬鹑百结鹌鹑的羽毛又短又花,因以悬鹑比喻破烂的衣服。形容破烂,补钉很多。北周 庾信《拟连珠》:“盖闻悬鹑百结,知命不忧。”
附赘悬肬见“附赘县疣”。
天悬地隔悬、隔:距离远。比喻相差极大。《南齐书 陆厥传》: “一人之思,迟速天悬;一家之文,工拙壤隔。”
百结悬鹑比喻衣衫破烂。鹑鸟尾秃,像补缀百结,故云。《黑籍冤魂》第二十回:“乞丐身上,破衣褴褛,百结悬鹑,怎抵得住那一天风雪?”
明镜高悬像一面明亮的镜子高高悬挂在面前。称颂官吏审案严明;判案公正;不使人受冤含屈。也比喻目光敏锐;明察秋毫;公正无私。元 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四折:“今日个幸对清官,明镜高悬。”
贫富悬殊贫的和富的相差极大。朱自清《论且顾眼前》:“现在的贫富悬殊是史无前例的。”
悬牛头,卖马脯脯:干肉。挂的是牛头,卖的是马肉干。比喻以次充好,以假乱真,名不副实。《晏子春秋·内杂篇》:“君使服之于内,而禁之于外,犹县牛首于门,而卖马脯于内也。”
悬河泻水悬河:瀑布;泻水:水很快地往下流。河水直往下泻。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。《晋书 郭象传》:“听象语,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
身在江湖,心悬魏阙魏阙: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,用作朝廷的代称。旧指解除官职的人,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。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。《庄子 让王》:“身在江海之上,心居乎魏阙之下。”
附赘悬疣附赘:附生于皮肤上的肉瘤;悬疣:皮肤上突起的瘊子。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。庄周《庄子 骈拇》:“附赘悬疣,出乎形哉!而侈于性。”
悬断是非悬断:凭空推断。凭空推断是与非、对与错。唐·柳宗元《复杜温夫书》:“吾性呆滞,多所未甚喻,安敢悬断是且非耶?”
解民倒悬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”
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》:“孙敬字文宝,好学,晨夕不休。及至眠睡疲寝,以绳系头,悬屋梁。”
悬剑空垄比喻心许朋友的事,不因人死而改变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还至徐,徐君已死,于是乃解其宝剑,系之徐君冢树而去。”
悬羊头,卖狗肉悬:吊挂。挂的是羊头,卖的是狗肉。比喻以次充好,以假充真,名不副实。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天钵元禅师法嗣》:“有般名利之徒,为人天师,悬羊头,卖狗肉。”
卖狗悬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。意谓名不副实。明·苏子文《桂枝香》:“卖狗悬羊,驴粪毯儿外面光,瞒不慌。”
羊续悬鱼羊续,汉时官吏。羊续把生鱼悬于庭。形容为官清廉,拒受贿赂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羊续传》:“府丞尝献其生鱼,续受而悬于庭。”
悬疣附赘比喻累赘无用之物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大宗师》:“彼以生为附赘县疣,以死为决疚溃痈,夫若然者,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!”
口如悬河见“口若悬河”。唐·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安能以此上论列,愿借辩口如悬河。”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十七卷:“德称口如悬河,宾主颇也得合。”
虚堂悬镜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。《宋史 陈良翰传》:“无术,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。”
胸有悬镜指能洞察一切,犹如明镜在胸。《收获》1981年第1期:“运行人员互相对视了一眼,由衷信服地点着头,这位局长胸有悬镜,明察秋毫。”
久悬不决拖了很久,没有决定。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59回:“及乎最近曹锟、吴佩孚加兵于东南,则久悬不决之金佛郎案即决定成立。”
悬旌万里比喻军队远征。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悬旌万里之外,扬威昆山之西。”
天壤悬隔比喻相差极远或相差极大。《南齐书·陆厥传》:“一人之思,迟带天悬;一家之文,工拙壤隔。”
秦镜高悬比喻官员判案公正严明。清 李渔《比目鱼 骇聚》:“若非秦镜高悬,替老夫伸冤雪枉,不止陨身败名,亦且遗臭万年。”
高悬秦镜秦镜: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。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。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,执法严明。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三卷:“(咸阳宫)有方镜,广四尺,高五尺九寸……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,则知病之所在。又女子有邪心,是胆张心动。秦始皇常以照宫人,胆张心动者则杀之。”
众寡悬殊双方人数多少差别很大。众:多;寡:少。《隋书 杨善会传》:“每恨众寡悬殊,未能灭贼。”
悬龟系鱼指任高官显宦。《新唐书 车服志》:“高宗给五品以上随身鱼袋……天授二年,改佩鱼为。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,四品以银,五品以铜。中宗初,罢龟袋,复给以鱼。”
陡壁悬崖形容山势险峻。
悬肠挂肚形容挂念之深切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二回 “只为父亲这一事,悬肠挂肚,坐卧不安。”
口似悬河见“口若悬河”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五回:“假使苏秦、张仪、陆贾、郦生复出,口似悬河,舌如利刃,安能动我心哉!”
子夏悬鹑鹑: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。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,衣服破烂打结,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。形容人衣衫褴褛,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,安贫乐道。《荀子 大略》:“子夏家贫,衣若悬鹑。”
勒马悬崖勒:收住缰绳;悬崖:高悬的山崖。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二》:“幸道力原深,故忽迷忽悟,能勒马悬崖耳。”
悬榻留宾榻:狭长而矮的床,特指待客留宿的床。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,留客人住下。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,格外尊敬。《后汉书 徐稚传》:“在郡不接宾客,惟稚来,特设一榻,去则悬之。”
犹解倒悬解:解救;倒悬:人被倒挂,比喻处境困难。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”
悬崖撒手①比喻人至绝境,只能另作选择,义无反顾。②指在紧急关头,放下一切不管。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苏州永光院真禅师》:“直须悬崖撒手,自肯承当。”
悬珠编贝悬:吊挂。悬挂的明珠,编排整齐的贝壳。形容人眼睛明亮美丽和牙齿洁白整齐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臣朔年二十二,长九尺三寸,目若悬珠,齿若编贝。”
峭壁悬崖峭壁:陡直的山崖;悬崖:高悬的山崖。形容山势险峻。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17回:“陡绝的是峭壁悬崖,逶迤的是岩流涧脉。”
悬崖转石比喻形势发展迅猛。梁启超《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》:“及其机之既动,则以悬崖转石之势,波波之相续,峰峰之不断,驯至数千百年而未有已。”
刺股悬梁刺股:用锥子扎大腿;悬梁:以绳系头;悬屋梁上。用锥子刺大腿;把头发拴在房梁上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》:“秦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。”《太平御览》第363卷引《汉书》:“孙敬字文宝,好学,晨夕不休,及至眠睡疲寝,以绳系头,悬屋梁。”
悬悬在念悬悬:挂念。心中惦念牵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92回:“因不见贤徒,悬悬在念,今幸得胜而回!”
前庭悬鱼比喻不吃请,不受贿。《后汉书·羊续传》:“续敝衣薄食,车马蠃败,府丞尝献其生鱼,续乃出前所县者,以杜其意。”
束马悬车束马:把马蹄包起,防止马滑倒;悬车:把车子钩牢,以防脱落。把马脚裹起来,把车吊上山去。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。先秦 管仲《管子 封禅》:“束马悬车,上卑耳之山。”